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温州包装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企业名录 会员风采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供求市场
 
产品供求
行业资讯
会展信息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温州包装联合会 -> 首页 > 新闻动态

产业转型正当时
发表时间:2012/8/7    信息类别:新闻动态
产业转型正当时
 
温州纸包装行业调研报告
 
调研概况
      2012年2月29日至3月1日,由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制品包装委员会、浙江省包装技术协会、温州市包装联合会组成的调研组,对温州纸包装企业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调研。通过走访纸包装企业,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温州纸包装行业发展状况,探讨行业发展新趋势。调研组先后走访了温州市瓯海纸业包装有限公司、东经控股有限公司、瑞安金大包装有限公司、温州市龙湾东方纸箱包装有限公司、浙江三浃包装有限公司、浙江临港包装有限公司和新盟包装装璜有限公司等,走进生产一线,与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交流。分别召开两次座谈会,就温州地区纸包装产业现状、温州地区纸包装产业存在的主要矛盾及问题、企业对行业发展的看法等调研问题展开探讨。温州市欧泰包装有限公司、温州市顺福包装有限公司、温州金欧包装有限公司、温州市曙霞包装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加讨论。
调研目的
      温州是中小企业大市,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4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规模。这样的“特殊性”一方面给企业带来“船小好调头”的利处,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外贸定单减少,国际贸易争端增加,人民币升值,原辅材料涨价,人工工资不断上升……不断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形势,让企业陷入了生存危机。
      温州被誉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样本。那么在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纸包装行业,温州纸包装企业的生存、发展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从“温州制造”可以审视“中国制造”。温州纸包装企业的生存现状,不仅昭示了温州纸包装企业家的困境,也集中反映了中国纸包装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命运。
      所以,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温州地区纸包装企业的调研,了解中国东部地区极具代表性地区的纸包装产业发展特性。以期对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纸包装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调研内容
       一、温州地区纸包装行业发展现状
      虽然最新的产业数据还没有公布,但是根据温州市包装联合会统计的2010年的行业相关数据,我们还是从中对温州地区纸包装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了解。
      温州全市有各类包装企业5000多家。2010年全市包装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3%。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包装企业1300多家,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300多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2%。
      温州市现有纸制品包装企业1500多家,2010年总产值约70亿元,其比重占全市包装工业总量的13%左右。目前温州市拥有瓦楞纸板生产企业45家,生产线48条,主要分布在瑞安、瓯海、龙湾、乐清等地。其中,瑞安16条,瓯海12条,龙湾6条,乐清5条,平阳2条,苍南、永嘉、鹿城以及福鼎、青田各1条。年产纸板为10亿多平方米,产值约为30亿元,加上加工成纸箱、纸盒,年GDP总量达70亿元。
      温州纸包装市场主要为电器、鞋革、服装、汽摩配件、化工、轻工等行业提供配套服务。
       二、温州地区纸包装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一次,调研组调研了温州地区部分纸包装一级厂、二级厂和三级厂。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虽然他们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生存方式,但是他们所遭遇的问题和困难却是出奇的一致。
       1.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行业无序竞争惨烈
      根据温州市包联提供的资料显示,温州市场纸包装的销售量已经趋于饱和。全市48条生产线,在正常情况下可容纳96个生产班组(按两班计算),现阶段开工率仅为62.5%。目前温州市场瓦楞纸箱日均使用量为310-320万平方米左右,按每条生产线正常产能14.4万平方米左右计算(按普通国产线产能统计),总产能达691.2万平方米/天,产能过剩超过50%。根据调研,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市场的业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总体趋势比往年清淡。
      由于温州产业的局限性,造成了包装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是机电、鞋革包装。特别是在一些对包装要求不高的产品上,企业间价格竞争更是“白热化”。拉关系、找背景等不正当竞争比较普遍,这就更加剧了纸包装价格的混战,行业价格欠缺规范性,让很多正规经营的企业苦不堪言。
       2.资源紧张,土地匮乏,人才稀缺
      根据温州市包装联合会的调查,去年温州地区原纸每吨涨价200-300元,劳动力用工成本提高15-20%,水电煤气涨价,物流成本涨价,税率、金融涨价等,这些都增加了纸包装企业的生产成本。
      另外,温州土地资源紧张,而纸包装企业由于设备用地较大,所以厂房吃紧。针对21家拥有瓦线的企业的调查,属自有厂房的有14家,合计面积约500亩,有9家企业(其中有两家企业自有厂房和租赁厂房均有)靠租赁厂房场地,合计约250亩。在温州,绝大多数纸包装三级厂都没有自有厂房,依靠租赁厂房进行生产,整体生产环境不佳。如今,温州市政府正大力整治违章搭建,很多纸包装企业不得不拆违,这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生产环境更加紧张,有些企业只能搭起简易的帐篷用于堆放材料和设备。这些严重制约了纸包装企业的有序发展。
      纸包装行业属于传统制造业。在温州,很多纸包装企业都是从“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起步。这一模式的特点就是技术水平低。因此,高尖端的纸包装专业人才的缺失让整个温州纸包装产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困难。再加上,温州纸包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业,整个纸包装产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性很大。在温州纸包装行业,80%左右员工为外来务工者,一线工人招工难普遍存在,连续几年的用工紧缺已经让温州纸包装企业感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压力。
      3.金融危机,民间债务危机,企业面临外忧内困
      温州市场,鞋服等劳动密集型商品仍为出口主力。据统计,温州市出口值前五位的商品为鞋靴、服装、通断保护电路装置、眼镜及阀门等。这些产品也是温州地区纸包装市场的主要配套对象。根据温州海关统计,2012年2月温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7.51亿美元,同比减少17.38%,环比减少63.34%。其中外贸出口5.14亿美元,同比减少30.87%,环比减少72.05%。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温州地区加工出口产品大量萎缩,这直接影响到了纸包装的市场份额。无论纸包装大厂还是小厂,毫无例外地面临订单减少的局面。随着欧债危机等全球性经济环境对温州外贸影响继续显现,温州纸包装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另外,给温州经济带来“地震”的“民间借贷风波”,同样对温州纸包装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外部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资金非常紧张,再加上各项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造成了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中小纸包装企业率先陷入危机。很多纸包装企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倒闭。其实,受到波及的企业不仅有产能落后的中小企业,也有行业内的大型企业。有专家分析,“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就是产业空心化延续到现在的集中爆发。这与温州企业‘老旧模式’密切相关。”
调研启示
      在温州调研期间,关于温州纸包装产业“空心化”的讨论不绝于耳。其实,这引发的不仅仅是对温州纸包装产业的关注,更是对中国民营纸包装企业生存环境的关注,以及对纸包装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的思考。
       一、建立准入门槛呼声高涨
      在被调研企业中,毫无例外地都认为目前纸包装行业发展状况比较混乱,低价竞争现象严重,缺少规范性和约束性。其中,不少企业家指出,温州地区一些无证、无厂、无设备的“三无”企业严重扰乱了市场价格。“他们只要通过关系拿到订单,租设备、租厂房,甚至租员工,就开始生产,把市场的价格搅得乱七八糟。这让我们这些正规经营的企业没办法生存下去。”一家企业家无奈地说。
     “没有举报,工商部门不知道哪些企业是在无证经营,而文化管理部门又只监管有证的印刷企业。那些无证的企业就处在无人监管的‘真空地带’。”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面对这样的状况,纸包装企业家们迫切希望建立纸包装行业的准入门槛。如此一来,可以规范行业竞争环境,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同时,他们也希望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文化管理部门能够与行业协会加强联动,维护正规,取缔非法。
       二、淘汰落后产能需求迫切
      在温州地区,90%的纸包装生产设备为国产设备,甚至有些小厂使用的还是即将被淘汰的低端设备。通过走访发现,整个温州地区纸包装设备自动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很多纸包装三级厂里,一些后道工序,如粘箱、打包等还主要依赖手工操作。此外,在整厂物流方面也有很大的欠缺,鲜有企业形成物流、仓储一体化运作流程。
      调研中,不少企业提出,如今的市场状况很艰难。2011年年底搬迁至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浃包装,刚刚完成部分新设备的投资与厂区的扩建。黄文艺总经理说:“企业成立十年来,前八年还处在销大于产的状态,而这两年却是产大与销,企业业绩在下降。”超过六成的被访企业坦言,企业的开工率只有60%左右。
     “我们到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关键时刻了。”温州包联林秘书长说。当今中国乃至全球都已告别紧缺经济,到了剩余经济年代,大量的商品过剩,温州企业唯有转型升级才能保持最大的利益。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针对温州纸包装企业,目前整个经济发展形势倒逼中国纸包装企业必须进行变革:提升产业价值链;跳出传统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
       三、行业发展模式转型正在进行
      要打破产业发展的瓶颈,从长远看,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从产品中寻找增值点
      东经控股是温州市纸包装企业的一员,也是用工大户。该公司董事长蒋孟有介绍,公司十分注重打造留人环境,从生活条件、发展平台、精神文化、人文关怀等多方面,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而从长远考虑,他们正在加紧转型升级的脚步,向高端制造和高端品牌发展。近年来,公司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环保、节能水平,探索从客户产品提升包装价值,探索包装行业制造和服务的并行。
       从联合重组中求发展
      在这一次调研中,我们看到了温州纸包装企业开始的“转变”,不仅是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更是企业家思想意识上的转变。这也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调研组考察调研了乐清地区的温州临港包装有限公司和新盟包装装潢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是企业间联合重组的最好实例。由几家中小企业通过组建“航母”抱团出击,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也走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新一步。
      2008年,由当地协会牵头引导乐清福泰包装,黄华港包装,永固包装等公司重组整合,仅用四个月时间,三家企业成功进行了重组整合,创办“温州临港包装有限公司”,年产值由原先6200万发展到1.8亿,是原来未兼并前3家企业总产值的3倍,大大的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提升了产品品牌知名度扩大了本土市场占有率。
      2010年当地协会引导欧艺包装、高科彩印包装、华光包装、汇丰包装及孙国锦以自然人入股的形式通过资产重组整合创办中国·新盟包装装潢有限公司(其中4家以企业法人入股及自然人入股组合后注册资金5000万,新组合企业为全国性无区域公司)。这次重组是温州纸包装行业历史以来最大企业抱团联合。整合重组第一年,各方面成绩显著。2011年实现产值2亿。目前公司努力实现从包装制造型向包装科技研发和包装服务管理型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联合重组正是一种积极的转型方式,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也体现了温州纸包装产业模式的发展,是行业转型提升的成效之一。
      在温州的调研期间,仍有不少企业家在面对“联合重组”的提案,依旧保持着“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的观点。“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解放不了,害怕兼并后自己没有话语权。”一位企业家说出了很多中小纸包装企业老板的顾虑。但是,从临港包装与新盟包装重组的案例中不难看出,抱团出击的力量所在。
      临港包装总经理王贯在回顾重组历程时感慨,“重组的核心在于心境”,他认为正是各合作方都有着“准备放弃,学会舍弃”的心态,才实现了如今重组后的成本优势、融资优势、能力优势和增值优势。新盟包装董事长陈金国也认为,正是各方目标的一致,才让企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企业重组并不容易,但它使企业发展空间更大,让我们可以投入更多更新的领域。”
      参加调研的一位协会领导说:“关键是我们能否真正认清和把握自身优势,能否善于发挥和利用好自身优势,能否探寻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发挥自我优势、体现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
      兼并重组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除了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更要有求同存异的大胸怀和敢于舍弃的心境。走过去,就会是另一个天空。这是个人心智的升华,亦是企业的脱胎换骨。我们要相信,团结的力量永远最大!
调研后记
      纸包装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一直延续传统的薄利多销观念。但是,纸包装产业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永远都是需要的,只是需要不断的提高它的档次,提高它的层次,以原来量的扩张改成质的提升。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我们要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只要我们观念转变了,我们与时俱进,调整了产业结构,转变我们经济增长的方式,纸包装依然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行业。
      正如我们常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行业的困境和发展弊端毋庸置疑,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实实在在地去想办法去解决。在温州,我们看到了纸包装企业生存的现状,更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发展信心——温州纸包装企业正在积极走向整合提升转型升级的道路。通过整合形成一个小型巨人企业,形成一种新的核心力量,来抵御风险,迎战未来。
      这一次调研的时间有限,走访的企业有限,收获的体会也有限。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给业界带来讨论、思考……
 
上一条:2012我国包装机械竞争情况分析
条:意大利科学家研制出纳米纸张可防水防菌


地址: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凤南路26号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11号楼305室   邮编:325028
电话:0577-86786980 传真:0577-88717663
Copyright@2009-2010 温州市包装联合会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